8月12日下午,東莞市東城街道崗貝社區(qū)的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十多名參與者圍坐在一起,在心理咨詢師劉曉蘭的帶領下,借助OH卡開展自我探索,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知,這場主題為《OH卡自我探索》的公益講座,正是東莞社區(qū)“心語”?“一村(社區(qū))一心理咨詢師”服務計劃(簡稱“一村一師”計劃)蓬勃開展的一個生動縮影。自今年6月份啟動以來,這項由廣東省委社會工作部指導、東莞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愛莞家公益服務中心實施的計劃,將心理服務精準送達每個村(社區(qū)),讓市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便捷地獲得心理支持和疏導,用“心”能量走出基層治理“心”路徑。
▲東城街道崗貝社區(qū)《OH卡自我探索》公益講座
體系筑基
“一村一師”織密服務網絡
心理健康是個人幸福、家庭和睦、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基石。面對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服務“就近就便”需求,市委社會工作部于今年5月印發(fā)了《社區(qū)“心語”·“一村(社區(qū))一師”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提出至2025年底,為全市每個村(社區(qū))精準匹配至少1名心理咨詢師的目標。
▲社區(qū)與心理咨詢師簽訂合作意向書
數月來,經過廣泛動員倡議,已有600余名心理咨詢師志愿加入社區(qū)“心語”服務計劃,他們來自各個心理咨詢類社會組織,包干跟進結對村(社區(qū))所接收的心理服務需求。目前,全市613個村(社區(qū))均已配備結對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服務直達家門口。
任職于東莞市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張怡思是塘廈鎮(zhèn)四村社區(qū)的結對心理咨詢師。今年6月,塘廈華正學校初一學生小如(化名)因頻繁請假并伴隨情緒問題引起班主任關注。張怡思深入調查發(fā)現,小如的拒學行為源于多重人際關系困境,迅速為小如制定了“家長學習+社交技能訓練”的干預方案。經過五次輔導,如今的小如能主動與同學討論學習,課后也樂于分享校園生活。“現在她會主動和同學討論題目,回家還會分享校園趣事?!闭f起13歲的小如(化名)的變化,塘廈華正學校的班主任難掩欣慰。
▲村(社區(qū))結對心理咨詢師開展心理輔導
同樣重獲陽光的還有8歲的婷婷(化名)。在塘廈橫塘社區(qū)暑期書法興趣班中,婷婷因長期獨自活動產生抵觸情緒。社區(qū)結對心理咨詢師蔣云林協(xié)調興趣班老師安排固定搭檔,并通過三次輔導引導她主動交流。如今,婷婷不僅能舉手向老師請教,還會向母親分享課堂趣事。
這兩起個案的成功幫扶,正是“一村一師”服務精準觸達基層、專業(yè)力量及時介入幫扶的生動詮釋。以“一村一師”計劃為牽引,各村(社區(qū))結對心理咨詢師對接串聯政法、衛(wèi)健、教育等部門投放到基層的心理健康服務陣地平臺和人才隊伍,建立了結對心理咨詢師首問負責、部門聯動跟蹤、陣地人才資源共享、專業(yè)機構兜底承接的協(xié)同工作機制,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常態(tài)化、全鏈條社會心理服務網絡。
服務浸潤
百場科普點亮心靈燈塔
“感覺教育思路更清晰了,心里也輕松了不少!”7月27日,虎門鎮(zhèn)新灣社區(qū)“守護‘心’健康,護航‘她’幸?!奔议L減壓沙龍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東莞市愛莞家陽光社講師黃慧華分享的育兒壓力應對方法與技巧引發(fā)現場參與者的陣陣共鳴。這場守護“心”健康的公益講座,吸引了眾多家庭報名參與,讓家長們直呼“好解壓”。
▲虎門鎮(zhèn)新灣社區(qū)“守護‘心’健康,護航‘她’幸福”家長減壓沙龍
伴隨著“一村一師”計劃實施,東莞市同步推進“愛莞如家?陽光賦能”百場心理健康公益科普行動,目前已在全市十余個鎮(zhèn)街開展20多場次公益講座,覆蓋社區(qū)、學校、企業(yè)等場景及青少年、婦女、職工等群體,累計惠及3000多人次。
▲石碣鎮(zhèn)《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網癮少年》心理健康講座
在社區(qū),《搭建親子關系溝通橋梁》《解鎖心靈密碼,不同性格的溝通方法》等講座聚焦家庭關系調試與人際溝通,幫助居民緩解生活焦慮;在學校,《遠離網癮告別手機》《認識情緒管理情緒》等課程直擊青少年成長痛點,累計為500余名學生筑牢心理防線;在企業(yè),《父母的語言模式對孩子的影響》等授課則為身為父母的企業(yè)員工提供科學育兒知識,有效緩解其育兒壓力。接下來,東莞將持續(xù)推進百場公益科普活動,讓心理健康服務真正走進“最后一公里”。
專業(yè)賦能
實戰(zhàn)訓練營筑牢“專業(yè)根基”
“這些實操工具就像‘指南針’,讓我們知道在基層該‘怎么干’?!?月9日,參加完“一村一師”心理咨詢師實戰(zhàn)營,一位學員在反饋表上如是寫道。
▲“一村一師”心理咨詢師實戰(zhàn)營暨崗前培訓現場
為確保服務質量,東莞還以“夯實‘一村一師’根基,點亮百場科普星光”為主題,組織開展了“一村一師”心理咨詢師實戰(zhàn)營暨崗前培訓,請來了愛莞家陽光社社長田燕老師、東莞市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秘書長羅劍英老師、廣東醫(y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譚健烽老師分別講授了《基層服務分色管理機制》《倫理紅線與保密例外》《心理科普、評估、服務技能》等課程。
培訓現場,除了參與“一村一師”計劃的心理咨詢師以外,還吸引了來自惠州、深圳、廣州、佛山、河南等地的心理咨詢師參與,同時通過線上直播吸引超8.9萬人次觀看,99%的學員評價“課程填補基層服務知識空白”,來自惠州的參訓咨詢師還表示,當地已計劃專項撥款10萬元復制東莞“心”模式。
▲“一村一師”心理咨詢師實戰(zhàn)營暨崗前培訓現場
從“一村一師”的結對幫扶,到個案服務的精準滴灌、百場科普的普惠服務,再到專業(yè)培訓的能力提升,東莞正以“體系化建設、專業(yè)化服務、社會化參與”的思路,編織一張覆蓋城鄉(xiāng)的心理健康服務網。接下來,東莞將持續(xù)深化“心語”服務品牌,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家門口”獲得溫暖有力的心理支持,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東莞、幸福東莞注入“心”動力。